“气功”之称起于何时

作者:张天戈

“气功”一词可谓家喻户晓,但是在1980年以前的各种辞典里,你根本找不到这个词。   

在古代,气功被称为导引、按跷、吐纳等,发源于中原的黄河流域,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有记载:“往古人居禽兽之间,动以避寒,阴居以避暑。”说的是古人以动静两种方式抵御寒暑和养生疗病。古代的气功导引和舞蹈、体育并未分开,青海省大通县出土的仰韶时期“舞彩纹陶盆”(见题图),马王堆出土的汉代《导引图》,还有战国时期的《行气玉佩铭》等,都说明了这一点。   

“气功”一词首次出现,是在晋代道士许逊写的《净明宗教录》一书里。20世纪前叶,一些功法书中也提到“气功”,但指的都是锻炼方法。张学良在为《练气行功秘诀》一书写的序文中说:“气功大而御敌兴邦,小而强身健体、养生医病。”那时候,军队里有不少这样的“气功师”——“武教头”。   

到20世纪30年代,“气功”一词开始与医疗养生联系在一起,但影响极小。当时的“气功”,以调息、调意和站桩为主。1950年以后,河北省卫生厅段慧轩、黄月庭、刘贵珍等学者考虑到“气功”一词虽未见辞典,但在民间广为流传,能为群众接受,故将他们开展的治病功法称为“气功”。当时的功法有内养功、周天功、强壮功、保健功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,临床实验时定名为“气功疗法”。   

“气功”一词的“气”,包含了元气、经气和自然之气,也包含了呼吸之气;“功”,不仅包含了练功的功夫,也包含了通过练功所增强的各脏腑功能。1955年12月,卫生部鉴定了气功疗法的疗效,并予以奖励,继而在全国推广,这一独特的中国传统医疗保健方法由此获得了新生,并走进现代医学领域。   

1980年以后,各种辞典都收入了“气功”词条,“气功”一词有了正式的“身份”。现在,气功不仅为中国人所熟悉和喜爱,甚至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“老外”,也无人不知了。

现代人怎样练好周天功(内丹术)

张天戈

周天功,来源于古代的内丹术,现代称气谓“气功”并不恰当。拨乱反正工作很困难,要说明白就要费笔墨、口舌,所以封闭一代或两代也是不得已的办法。气功的传播不适于作广告、大轰大嗡、几百人、上万人在一起练气功,这是一个怪现象。而在过去练周天功(内丹术)都是老师傅寻找徒弟,就是要挑选有悟性、有道德素质的才传其功法。

气功,功法之多不下千种。从古至今,在道、医、儒、释、武、俗等各家中,影响最大,流传最广的,周天功数最。历代有关气功文字记载,也属周天功详尽,并且有许多专著。

胡耀贞氏的气功(内丹功),李经梧氏的太极内功,李少波整理的真气运行法、刘贵珍同志整理的内养功,强壮功,保健功等功法都吸收了周天功的一些精华,可见其影响之深。

现在把它划归中医养生是对的,其中内丹术中的某些方法(初级功)有医疗作用,故此有的人误把内丹术当作医疗术,而医疗气功(就是气功疗法)就比较简单。气功疗法和内丹术是不同的概念。学习周天功应该有内行人指导,不能看书本学习周天功。

周:环绕一周;

天:比喻人体是一个小天地。

功:是指锻炼方法和练功中人体内元气产生或增强的功能,也称功夫。

总的意思是指元气循行于督、任二脉之中,周而复始,环流不已,故名。其他如:道路、筑基、阳运、乾坤运转、辐辏运转、子午徘徊、任督交流、法轮自转、真气运行、内景隧道、女丹功等等,都是一法同名,只是流派不同,修炼步骤上稍有差异。有人认为此法记载最早和最详细的是,战国时代的“行气玉佩铭”,共45个字:“行氣——深則蓄,蓄則伸,深則下,下則定,定則固,固則萌,萌則長,長則退,退則天,天幾樁在上,地幾樁在下,順則生,逆則死。”(译文摘录郭沫若著《奴隶制时代》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。作者有幸与李自然教授、李志庸教授等友人在天津博物馆观赏到这件文物,以后列为一级文物难以看到了)。它刻在一个十二面体的小玉石柱上,中间是空的,似乎是一个什么器物的“把手”,比如剑把、刀把等。行气玉佩铭文,不同的考古研究专家,对文字有不同的翻译,也有不同的解释。周天功产生的年代,可能还要早一些,有待医史研究者共同探讨。

周天功经过数千年的流传,又经过各代练功家的整理提高,在医疗保健,益寿延年和陶冶情操等方面,都有很好的效果。由于在流传中分门立户,或单传口授,各家各派又互相影响与渗透,因而周天功的一些修炼方法也各有差异。这给当代人学习气功养生和临床实验研究,带来一些麻烦。按照‘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推陈出新’的精神,结合临床经验和个人练功体会,提出讨论以下几个问题。

一、周天功的姿势。以盘坐(自然盘坐)为宜,平坐椅子上次之,站式或卧式更次之。盘坐或平坐时,调息、气沉丹田比较容易,腹式呼吸形成也快,气感来得早,尤其盘坐式,周天功的运行比较顺利。卧式多用于比病重和体质过弱者,或周天功已经形成,达到“行、住、坐、卧,不离这个(丹田)”阶段采用。一些特出姿势,有的已不适应当代人应用,有些属于糟粕之类,更应剔除。刘贵珍氏、蒋维乔氏、李少波氏等整理的练功姿势,对初学者和临床应用都较适宜。

二、周天功的运行路线和方向有多种说法,常用的几种:
1、周天功运行路线是从元气产生后,由丹田降至会阴,由尾闾上行,沿督脉(后正中线)到鼻唇沟内侧缘的龈兑穴,再用舌接入任脉,沿任脉(前正中线)下行入丹田。随呼吸升降,周而复始。认为督脉为阳经之会;任脉为阴经之路,任脉沟通,百脉皆开,周天形成。
2、第二种,同第一种大致相同,只是得气后先通带脉(绕腰一周),待丹田充实后,再沿上述路线运行。
3、认为上两种元气运行路线是周天筑基功,属于小周天。此步完成后再行大周天。它的路线是在任督沟通后,在十二经脉中的任何一经,或两条静脉有元气运行,即为大周天运行。
4、认为任督二脉交流后,元气再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运行。即:肺经→大肠经→胃经→脾经→心经→小肠经→膀胱经→肾经→心包经→三焦经→胆经→肝经,为一个周天,再回到肺经,周而复始。
5、认为督脉沟通之后,只要元气通往全身(或某一个脏器),就是大周天形成。
6、认为任督二脉沟通,就是大周天形成。而小周天的运行路线只限于腹部前丹田(气海)、后丹田(命门),下丹田(会阴)、神阙(肚脐)小范围内的运行才是小周天。还有一些运行方法,这里不赘述了。

上述几种,我认为一、二种为多,有典籍可考,第五种次之。而第四种虽然路线具体而又有理论依据,但对初学者,特别是自学者难度较大,不宜为大多数人掌握(而且容易已引起精神分裂症样偏差)。第六种提法小腹内行周天,可能为流派杜撰(或武术硬气功练法),无从查考。

这里还须要注意:行周天的方向,都是先由后(督脉)再向前(任脉)运行,只有极个别的运行方是向相反运行,也称乾坤倒转。

运行路线的宽窄、深浅等,并无具体规定,每个人的功夫、体质、行气感觉不同,不能强求一致,否则又会引出偏差。

三、所谓“闯三关”问题。练周天功初期,只有少数人在几个部位感觉元气运行速度慢(像蜗牛爬行),有的走走停停,少则几小时,几天或几个月才能通过。这几个部位多见于督脉的尾闾(尾骨部位),夹脊(后背正中线第三胸椎部位)和玉枕(枕骨粗隆部位),称“三关”三个部位中,尤以玉枕最难通过,个别练功者气行至此时,有头胀等不适感。后来有人主张,这个部位要闯一下就能通过。闯字之意,即加强意念活动,也就渗入了心理活动,但如果闯不过去却又是偏差的苗头。其实不一定要闯,过三关完全靠元气充沛之时,自然通过,停滞不前可以用疏导、搭鹊桥(舌抵上腭)沟通。如因元气不足,需继续扎实练功,不可拔苗助长,即勿忘又勿助。

从临床观察中发现,出现所谓三关不通者多数是练功前看了一些周天功之类的书籍,或听进了别人介绍周天功要闯三关。所以“闯”字作为一个信号留在这些人的记忆里,又贯穿在练功过程中,给练功者带来麻烦与烦恼。我们在教功时,一概不谈什么气的运行,或要闯三关之类词汇,而是任其自然,功到自然成。

临床曾用两组,一组是已经知道要闯三关,一组不知道闯三关,或没有接触过气功的。结果后一组没有要闯的感觉,没有气冲头想象,只有少数头微胀,气感通过了立即消失,只是这一组周天功形成要要慢一些,一般要半年左右时间。因此,我们主张不过早让病人运行周天,不讲“闯”之类词,避免产生幻丹。元气发动时,指导医师要及时查功、巡视、陪功(同病人一道练功),及时指导。同时还要注意中医的辨证选功,有的人气质(神经类型)不适合练周天功,就改用其它功法,尤其青少年更要慎重。周天功在过去多为中老年人(40岁以后)的练功方法,因为这时人体精气衰退,需要固精,既炼精化气,炼气还神,炼神还虚,此所谓周天功三步曲。目前,我们大多数用的是固精和炼精两步功,而炼气还神多为医疗保健之用。炼神还虚这一步则是临床治疗中所不提倡的,当然,个别练功家除外,这就是治病保健,练功养生和陶冶情操的区别。

在临床还须说明的是练周天功,气的交流与否同临床疗效并无重要关系,任督交流了说明有了功夫,但不是百病皆除,周天不通也可以治病保健。五十年代曾在临床进行实验两组对照,一百天疗效无差异。

四、周天功的疗程和功时问题。古时练周天功能否形成,要练一百天筑基。气功疗养院在五十年代制定的三个月为一个疗程,也是概括了这个一百天之说和民间治病经验而定(刘渡舟氏的经验就是用一百天治病治好了就走,治不好也得走)。实践证明90--100天,大多数病人都可见到疗效或痊愈。
功时(每次练功的时间),要每日练6—8次,每次一小时。少于这个功时,疗程要延长。古代练功家要在深山僻静之所修炼,每日除睡眠、用餐外,几乎都在练功。有的夜间也练功(子午功)。所以每日只练1—2个小时,一百天通周天,多数是困难的,我们也曾见到过,练了三年才打通周天,也有打坐十多年,一直未能打通周天运行,但身体却一直健康。周天功任督交流不能硬性规定时间,大家一起练,到三个月或一百天都通周天,这是不可强求的。更不能用幻灯、录像片,引导病人练功,这样引起的幻丹偏差最难救治。

练功的时辰(白日练与夜间练、上午与下午练、餐前与餐后练等),也要考虑。古代人很注意练功的时辰,现代有一些有功夫的练功家,仍在坚持练子午功或寅时功,是否与生物钟有关,还有练功的方向,也值得进一步探索。

   五、周天功的呼吸和意守问题。气功临床应用周天功的呼吸法有三种:
第一种,自然呼吸法,同平常的正常呼吸一样,要求均匀、细缓、静而无声;
第二种,停顿呼吸法,每次呼吸后或呼吸之间稍作停顿。停顿可有几秒钟,或到几十秒。

第三种,逆呼吸法,也就吸、、抵、抓、闭呼吸法。比较少用。采用逆呼吸法的时间不能过长,只有几秒钟,最多不能超过三分钟。它的呼吸形式与平常呼吸相反,吸气时腹肌收缩下陷,同时提肛门、缩睾丸、舌抵上腭;呼气时,腹肌松弛凸起,肛门放松,舌放下。只在治疗遗精、泻精、滑精等症,固精时应用。或者在练周天功到阳气萌动之时采用。

周天功的意守重点是丹田(气海部位),元气充实后因任督初期交流时,意念重点是周天运行,一定要“意随气”走。周天功纯熟后,意守重点还要放在丹田部位,少许意念放在周天运行上。修炼者的炼神还虚高级阶段,不在此列。

原载《气功与科学》1984年2期


海北逸翁   2006-10-8 16:30 评曰:

现在把它划归中医养生是对的,其中内丹术中的某些方法(初级功)有医疗作用,故此有的人误把内丹术当作医疗术,而医疗气功(就是气功疗法)就比较简单。

气功疗法和内丹术是不同的概念。

学习周天功应该有内行人指导,不能看书本学习周天功,尤其近20年来所出版的周天类气功书籍。可以参考《道藏经华录》、《女丹功》、《五柳仙宗》等书籍。当然,要费一些功夫。

樱束  发表于 2006-6-9 22:31

初学气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

1,盲目练功

看到某些吹捧的功法,盲目练习.以为会怎样怎样地,其实等到热度一过,什么也没得到,搞得只会与气功无缘,懂些乱遭遭的词汇而已

2,崇拜大师

没有大师真会气功,除了崇拜什么也得不到

3,心急治疗

气功是长久的一种心性锻炼,修为是一生的事情,治疗也是一生的事情,如果以为气功如同药品那样的急性疗效是不可能的.身体锻炼又何尝不是这样呢

4,不懂装懂

更本就是不懂,装是装不出来的.其实说什么都是假,得就是得,反之是不得地

5,舍近求远

气功必须按照步骤去做,没有到达是不可以跳越的,不要想什么师傅指点密法一步登天的事情,或是什么传功的,都是虚出来的大话而以

6,太执着

气功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,如果比做一门学问,那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事情,有生之年能学些皮毛就不错的了,所以执着只会让人更糊涂,清晰气功修为脉络的气功人是不会去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的.本来就没有必要嘛

八戒  转帖于 2006-7-16 20:03

初练气功者的10种"常见病"

作者:吉时哲

1.急于求成

没练多久就想出功能,出奇效,结果适得其反,欲速不达。

2.朝学夕改

这山望着那山高,频换功法,见什么想学什么,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优选,并坚持一种功法精专下去。
3.重形弃意

在练功中,过份注意一招一式的位置,而无暇顾及调息与调心,苦练多年而进展甚微。

4.动作过快

如同做广播操一样,动作太快,不能使意、气、力有机地结合,收不到气功效应。

5.过份追求

练静功中,突然出现幻景,信以为真,喜形于色,追视不放,以致出偏。

6.琐事干扰

练功前不知将生活琐事处理妥善,练功中时而解便,时而吐痰,时而身冷披衣,不得安宁,影响练功。

7.发气伤身

学功伊始,刚刚能发放出一点外气,就到处试气发功,又不会采收,造成体虚功退。

8.受惊无策

在气功态中突然受到刺激或被惊吓,毛发竖立,恐惧万分,又不会处理,引起全身长期不适。

9.意守过重

对于要求意守的部位,不是似守非守,而是死盯死守,造成神经紧张、劳累。

10.虎头蛇尾

不重视巩固练功成果,收功草率了事,致使前功尽弃

截拳道馆  admin  收录于 2004-6-10

练功十要十忌十八伤

练功十要:面要常擦,目要常揩,耳要常弹,腹要常摩,胸要常护,齿要常叩,背要常暖,足要常搓,津要常咽,腰要常揉。

练功十忌:忌早起科头,忌阴室贪凉,忌湿地久坐,忌冷着汗衣,忌热着晒火,忌汗出扇风,忌灯烛照睡,忌子时房事,忌凉水着肌,忌热火灼肤。

练功十八伤:久视伤精,久听伤神,久卧伤气,久坐伤脉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,暴怒伤肝,思虑伤脾,极忧伤心,遇悲伤肺,多食伤胃,多恐伤肾,多笑伤腰,多言伤液,多睡伤津,多汗伤阳,多泪伤血,多交伤髓。

返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