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翔庄等气功出偏防治10例

裴志鹏

一、鹤翔庄气功出偏防治

某人学习鹤翔庄气功已获好处,但一次夜间12时正在练站桩时,突然受列强大声音的惊吓,因而出了偏差,感到心慌,全身乏力,失眠多梦,精神不振,时而左腿颤抖,服药针灸,效果不显,于是仍坚持练功,收到了满意的疗效。具体方法是:

回到原来练功的环境中,集中精神做双回气:两脚平行,与肩等宽,两手自然下垂,松静站立,舌顶上腭,似笑非笑,双目平视,澄心净虑,由上而下放松,将气沉入下丹田,引丹田气经会阴督脉上升到大椎,再沿臂至劳宫穴,掌心向上,捧气似球,缓缓托起,贯入百会,张臂扩胸,外导内行,掌心向下,慢慢地从胸前导向下丹田。上身保持正直,使3田成一线,松肩提肛,将气贯入丹田,然后收功。连续做8次,可将全身散乱之气引入下丹田。

恢复原站式,仍如上式捧气似球,贯入百会,然后两手在头顶作10指交叉,翻掌向上,先后以颈椎为轴,左右松动双肩,上拔颈椎,再以腰椎为轴,左右松动双肩,上下用力拔腰椎,再弯腰,头臂同时向下俯落,由前而左,而右,共作三次。然后直腰,掌心向上,捧气似球,缓缓托起,贯入百会,张臂扩胸,外导内行,掌心向下,慢慢从胸前导向下丹田,两手捧球,将气贯入下丹田,上身保持正直,三田成一线,松肩提肛收功。面向四面八方,多做几次,使周身散乱之气收回丹田。

分析出偏差的原因,乃与不及时收功有关;加上受惊,惊则气乱,恐则气下,以致出现上述症状。治疗之法,务使周身散乱之气尽可能多的收回丹田。双回气是把体外之气贯入百会,与体内之气相合而导入丹田。具有聚敛真气作用,所以能治疗偏差。

还有一位练功者自学鹤翔庄,起初进展迅速,气感明显。但后来内气上冲到头部,连口唇、牙齿,都有麻电般的感觉。如果意想涌泉穴,一般热气流下,则十趾有麻电感。有时气息不停地乱转,肩背部胀痛加重,头痛,心慌意乱,一闭目,前额凝气并向鼻窜,甚至夜不能眠。于是他采取早晚各练一次十段锦,复搓热双手浴面,握空拳对肩、臂、胸、腰、腹、腿等部自上而下地进行拍打,临睡以温水洗脚后作部位放松功(自上而下作3次,上床后用掌摩擦脚心各90次。10天后,各种症状大有好转,擦脚心由90次改为36次。20天后,身体轻快。以后改练十段锦和意拳站桩,使很久不能解除的背痛、腿痛、失眠等症一并消失。

从练功实践中,许多人摸索出了一些纠偏的规律,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,经整理,简介如下:

1.头胀、心闷

常出现在初学第一节通六合双回气的通天合阳与通地合阴,和第二节柱地通天的展翅观天之后。由于学习初期,学员对三调还不熟练,偏重呼吸深长,造成胸肋扩张过度,每当第一节或第二节动功完毕时,常有头胀或胸部气闷的感觉。多见于体弱妇女,及脑力劳动肺活量较小的学员。

纠正方法:动功做完后,身体重新放松,呼吸调匀通顺,气回下丹田即可解除。

2.腰部转动疼痛

常出现于动功第5节混元归一即将完毕时,身体下俯上起,双手作顺或逆时针方向运转之时,因意念散乱,身躯起落失去平衡,以致腰部气血停滞,顿觉转腰疼痛。

纠偏方法:令出偏者手扶树干或墙壁,作“双转胯”以胯带腰左右各转三圈。如腰痛严重,须按掐患侧腰肌;点按环跳、风市、阴陵泉诸穴,循经导引即可缓解,次日即愈。

3.站桩受惊

站桩静功时体松心静,突受高声呼喊,或他人暴力撞击,使站桩人骤然惊慌失措,心跳加快,脸白手冷。

纠正方法:使受惊人原地站立,如已跑离原位,必须回到受惊原处,睁目看清前、后、右、左四周环境,弄清楚高声呼喊原因,或何人何故撞击。待其心神安定,双手捧气如球,由百会穴贯入,外导内行沿胸腹收入下丹田,如此三遍即可。有体虚心悸较重者,须轻拍背部心愈穴,可使脉搏渐缓,待至正常即能安定,做双回气收功。

4.自发功松动不止

产生在站桩初期7天前后。以神经衰弱之年轻妇女、出自发功较快者、在工作时间也作自发功者为常见。

纠正方法:自发功轻,第2天练功收功后,加做双回气2次,扣齿咽津收入下丹田,神志由气功态恢复清醒大动不已者或白天时停时动,晚间睡觉也要伸手蹬脚,惊动睡眠;或练功时自发动时间长,花样多。可待动作多次反复时,引导其收功做三次回气;再静功站桩,气沉丹田36息,扣齿咽津,并做双回气导入下丹田,摩擦两掌后作头面按摩,然后以掌拍击左右手三阴、三阳络各一遍,并沉胸腹左右两侧向下拍击两足三阴经,再由外侧足三阴经向上,拍至肾俞穴,沿带脉合于脐中,两掌相叠作腹部按摩左右各36圈,扣齿咽津送至下丹田收功。

二、大雁气功出偏防治一例

一位练功者学的是大雁气功。不知何时何故得了后阴漏气之疾。由轻渐重,有时竟不论练功与否,接二连三漏气,制止不住。之后,体倦神萎。曾采取提肛吸气,意守百会的办法,谁知漏气轻时尚可,重时还是照常走。又用按长强、揉龟尾等法,也不起作用。

后来偶然采取与提肛吸气正好相反的做法,在肛门上方,大概在腰骶骨最凹处的内部,设想有-球体,核桃大小,它一落下正好把肛门塞住。然后放松肛门,使气从上向下涌向小球,想象气下得越多,塞得越紧,谁知这样轻松地一想,气漏竟被轻易止住了。以后屡试屡验,无不意到病除。

仔细思之,大肠经、肾经阳气虚衰是造成后阴漏气的直接原因。另外睡眠不足,劳神过度,使心神不能统摄肾中精气,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。他兼患遗精,亦属这些原因。放松肛门,气向下涌,直接加强了大肠及肛门的功能,在肛门处存想有一球体,可使止气的感觉显得轻松。现在随着练功深入,能想象球体变成鸡蛋黄大小,如空中水晶球一般莹亮,并可移入丹田。另外,随着后阴漏气的治愈,遗精亦被治愈,睾丸亦上升了许多。

三、闲云出岫气功出偏防治一例

1987年12月7日晚9时,一位练功者在池边练“闲云出岫”时,不知何因,忽觉脑中一片空白,意念全无,睁开眼时,顿觉远近之物闪闪跳动,同时自觉有一股冷气从胸而上冲口而出,随即头晕脑胀,直想呕吐,并视物不清,全身无力,有全身上飘的感觉。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出了偏差。

此刻,他虽身出乱而不慌,马上强制自己慢慢行走,同时双手交错紧掐合谷穴,并意守涌泉穴,用意念领全身之冷气源源不地流向涌泉冲出体外,流进大地。走了一百多步,自觉全身有了点力气,也不那么想呕吐了。病虽有好转,却毫不减弱上述之做法。5分钟后,视物不跳且清楚了;7分钟后,自觉冷气下行,从涌泉而出;9分钟后,只觉头还有点晕。再如上之法行走10分钟,感觉如初。

四、真气运行法出偏防治一例

一位练功者3年前开始练“真气运行法”,获益匪浅。前一阶段,因情绪不佳,一度出偏,大概是不能很好放松的缘故。有一次练完小周天后,自觉脖颈强硬,转侧不灵。当时没有在意,仍坚持每天早晚各练1小时。不料上述疾状越练越加重,且有沉重感,在第5、6颈椎离第3、4胸椎的一段椎管内,自觉有异物感,低头仰面,左右摆动皆感疼痛。做放松和局部按摩,疼、重感稍减;移时复重。几天后两肩胛区也有轻微沉痛感。于是暂停练功,进行调治。自做左右转颈活动,自我按摩。一个月后,自我感觉稍好,但一运动,尤其是活动两上肢,则上症复现,很是苦恼。他仔细琢磨,因练功而出现上症,无非是气郁滞在该部位而引起。若能用引气下行,也许有效。便试着守会阴穴,但气不但不下行,痛反更甚,意守涌泉穴亦无明显效果。有一次试着用中指按在百会穴上,觉得疼痛好象轻了些。于是面东而立,全身放松,调匀呼吸,意守两涌泉穴,同时先用左手按压百会穴5分钟,又用右手按压5分钟,抬起手后,疼痛竟然消失了,颈部转动也灵活多了。继续练了几次,巩固效果之后,又已恢复练功。每次练完,除按要求收功外,还加做意守涌泉并指压百会如上法,再未出现偏差。

五、五禽戏动功出偏防治一例

一个晚上,一位练功者在室内练自发五禽戏动功。突然,有几个人从他门外经过,路人高声唱闹,一时受了惊,只觉得内气到处窜,浑身抖得厉害,颤得出奇,头晕目眩,口苦舌干。就象突然中暑,热得难受,晕车似的昏昏沉沉。不一会儿,就连续拉了好几次稀屎。连夜送到医院后,经过打针吃药,也未见好转。这以后许多天,只要一躺下,偏差的感觉就明显出现。后来参加了10来天的纠偏练功,同时电针涌泉、神门两穴,1日3次,1次20分钟左右,但病体依旧。回到故乡,他采取了许多自我纠偏方法,始愈。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:

1.中药纠偏:以奔豚汤加减,配伍朱砂镇惊,槟榔、沉香、牛膝降气顺气。

2.意识纠偏:主要是练自发五禽戏动功的收功和意守涌泉。意守时兼掐两手中指靠指尖一方的关节处。他感到出偏一般身体前面比背后明显,就多做前身的降气功法。

3.饮食助纠:根据“阳从阴生”的道理,注意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。西瓜俗称“天生白虎汤”养阴生津,有利顺气,每天下午感觉烦躁时,喝一点盐开水、糖水或蜜糖水,有减烦之效。

六、“丹田功”胸闷腹胀消除一例

一位练功者练“丹田功”不慎,出了偏差,不知何因,丹田膨大,且内气不听意念的指挥,上下乱窜不已,意念集中于下丹田时则更甚,并觉胸闷腹胀,忙写信求教,得到纠偏之法是:

1.以单手指快速点叩膻中穴,5分钟后,以指尖抵住此穴,再按顺、逆时针方向手变阴阳(手指仰上为阳,俯下为阴)各转3次,用力迅速。

2.用上法点按双侧涌泉穴。

3.以拇指按压膻中穴,将手指从膻中穴向丹田、耻骨处推行9次。

4.用双手拇、食二指抓捏肚脐两旁尖下之两条粗筋中段(大约4~5寸,斜行向小肚皮里,成为倒置的八字形),用力向两侧平行展开,把那两条筋就势拉滚动,咕噜作响后,腹胀气窜即减轻和消失。

此法对于练功出现的类似偏差现象都有纠正作用。

七、一指禅功出偏防治一例

一位练功者从1984年春开始练自发五禽戏,取卧式,守丹田。练了两月,丹田稍有暖感,患了10几年的肠炎消失了,自觉身心统一,步履轻健。当年开始练少林内劲一指禅。到3个月后,气感频强,每板一指,周身必剧烈抖动,气行旺盛汗出体松。到1985年春,气行头部,至此紧箍咒似的戴在头上了,给他造成了很大痛苦。其状是:内气积于左小腿和左侧脑后部,每至安静之时,气在头上运行不止,左小腿和左脑后部两个大气团越体循环,令人终日不得安宁,静不下心,安不住神。

于是他多方购买气功刊物书籍,以期步入正途,减少痛苦。在探索中,施行过多种纠偏之法,如:贯气法、抓气法、扎马降气法、指玄功聚气法等,皆无效果。忽一日于闲坐之中得悟,偏差源于内气溃败,即练一指禅时桩子过低架子又不合格而致。于是练以下方法以聚丹气:于静站、卧、行之时,双手互叠于丹田(劳宫相对,男左手左内,女则反之),重在手式,持之以恒,当日即有良效。至今,两年半的偏差消失殆尽。痛定思痛,有悟如下:练功中手式是关键。各人一定要依各人之体质选合适之手式。少林内劲一指禅,双手分开向下,为散气降气之式。而双手托天之法,为升气散气之式。左右平伸,双臂一线,掌心向下,为开气降气之式。双手丹田,为聚气入田之式。心手合一,在功式上,手即元神之所留住也。手在丹田,心即在丹田,气亦在丹田。若手离丹田,意气也离丹田。因身体素亏,长久做一指禅之散气降气之式,丹田元气无所存,对全身内气控制失灵,故气乱而致偏。改双手捂丹田式,气即循正途以行,故能纠偏。当然,丹田气盛者,做一指禅低桩亦无妨。现在初练功者往往过于追求内气之强弱,他的体会是,凡丹之功,即养丹田气,气感要弱些;凡丹,即内气达于四肢,布满体表,内气感要强些。气感的强弱对于同一练功者来说,内气行于表脉,则气感强,宜于发气,内气行于里脉者,则气感弱宜于养身。

八、周天功出偏防治一例

一位练功者在练“周天功”时不慎出了偏差,感到胸胁闷满不适,额顶部胀痛、沉重、恶心,心烦意乱,整夜失眠,日后思想有些紧张,不知如何才是。后来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自我纠正,具体方法是:

1.放松入静法:拉上卧室窗帘,使室内幽静,取卧位,全身放松,松衣解带,心平气和,气沉丹田,以一手手心贴脐,另一手放于贴脐之手的手背上(贴脐之手须男左女右),力求脑中无思。如一时还松静不下来,可口中默念松静松静,如此静卧15分钟,每日1次。此时切忌烦躁,否则心烦则意乱,意乱则气乱,反而加重症状。

2.穴位按摩法,以中指指纹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腹中穴和大椎穴(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,腹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,平第4肋间),每日1~2次,每次10分钟。

3.经络拍打法:直立,两足同肩宽,全身放松,以手掌进行自我拍打,拍打时要按人体十二经脉循行路线进行。从胸拍到手心(先拍左侧,再拍右侧),从手背拍到头(先左后右),从头向右拍胸到足跟再拍到足背,然后向上经腿前、腹、胸至头面,每日自我拍打1次,每次轻拍、重拍(如拍衣上灰尘)各1周,尽量直接拍于肌肤或隔一内衣。如按上法坚持三天,症状即明显好转;七天症状基本消失,非常灵验。

九、“空运周天”的危害与纠偏

近年来,社会上有不少气功爱好者,对气功缺乏认识,他们从某些书刊上获得一点知识,或道听途说就修练起来,则往往造成偏差。

有些人未能透彻理解气功的含意,自己练的是什么功法,为什么要练,等等,以致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错误地施于空洞的意守方面,而不是用来苦练内气。通常我们把不以修练内气为基础、练足内气为前提,而用意念对任督二脉或十二经络进行空运强转的做法,称为“空运周天”。“空运周天”不但运不出内气,相反地,往往意念作怪,运出毛病来,祛病反而增病,延年反而促寿。

有一位看了不少中医与气功方面书籍的教师退休在家,为了安度晚年,进行气功锻炼。开始练“精神内守”;后来又按照有些中医书里所说的经络路线用意念进行运转,结果导致呼吸急促,胸闷憋气,心慌意乱,气机乱窜,最终被迫停止练功。更严重的是,有时习练太极拳或安静下来,气机乱窜之感仍然明显。夜深人静时,只要脑子里一想到练功,就气喘不休,恐惧万分。这是个典型的“走火入魔”症。气功毕竟是气功,自有它的规律。笔者认为,气功就是要练出内气,练足内气;而那些只用意念对自身进行所谓周天运转或内守,只能说是“意功”而不是气功,不能把它们相提并论,混为一谈。当然,气功锻炼并非不要意念,关键是如何运用意念,不能把意念当作气功锻炼的方法。意念作用应该是气功方法实施中对火候的调节、控制。

上海张XX,女,25岁。1986年开始练功,当功满1年,自认为气功已足,就急于求成,用意念强行通督。不仅出现头昏、头重,脑后“铁壁”胀感尤甚。随后,又出现胃胀不适,咽喉痛痒,不能多语,两锁骨边缘及颈部先是麻木,继而变冷,左面颊麻胀若失,难忍之极。经过检查,未查出具体病因。服用中药已1年,病情仍无好转,她查阅一些气功书籍后,才知道是练功不当引起的偏差。但又羞于寻师纠正,更见社会上有的偏差者,医药罔效,恐惧之心,日益增加。后来请笔者予以纠偏。她滔滔不绝地诉说内心痛苦,潸然泪下。我一边予以安慰,鼓励她树立起把身体治好的信心;一边给她讲解有关气功的知识,并帮助她纠正练功的方法。在此同时,我又结合中医四诊,全面了解她的身体状况、练功方法及功后的各种不良反应,确诊是练功时头部意守过重,内气不足,不到火候,急于通督,“空运周天”而引起的逆气冲头,气机失常,内脏功能紊乱。随后,采用胡美成老先生的“十松一上”之法,又嘱意照足尖,日擦涌泉百次,配合点揉印堂,分推两眉弓到太阳,按压风池两穴,反复多次,用导引使之上气下行。连施3遍,患者顿感周身舒适,用同法施治1周,症状明显减轻。1月后,症状消失,改练内丹功,要求她练功时松静自然,勿助勿忘。时过半年,效果良好,未再出现任何不良反应。

十、太极气功十八式出偏防治一例

一位练功者练“太极气功十八式”,已有两掌发热、腹胀肠鸣、真气在气海周身旋动的感觉。怎奈中途出了偏差,每当停功1小时左右以后,就觉前颈沉重、胀痛,两眼模糊、干燥,到了不能坐下来看书学习的程度,非常苦恼。于是松散意念,调整呼吸,但仍无好转。在找不到老师指点迷津的情况下,他自己看了一些气功书籍,了解了一些出偏原因和纠偏方法,认识到他的偏差,为呼吸深重、思想僵硬、气结神庭、火气不散所致。针对这一原因,每当收功完毕,另加一式,调脉沉气,仅4、5天时间,偏差全消,并感神清气爽,心情愉快,精力旺盛,增加了他练功的信心。其具体方法是:

1.身体自然站立,左脚向左跨开半步,略与肩同宽,全身放松,两眼平视。

2.两掌指相对,掌心向上,两臂缓缓向前向上搂捧而起,同时吸气,达头顶翻掌向下,意想气贯百会。

3.两掌下按致两臂自然垂于体侧,同时呼气,意想气从百会沿任脉到气海,再经两腿内侧沿足少阴肾经达涌泉穴,并有一切下沉、立地生根之感。

上述动作重复做10次。